首页>检索页>当前

数字经济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新兴专业建设探析

发布时间:2024-04-16 作者:孟韬 曹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数字经济时代,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导和领先地位成为一个国家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的体现。当前,各国纷纷将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聚焦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融合、拓展、创新、发展而来的“四新学科”对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指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这一重要论述,对推进“四新”建设与专业改造升级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数字经济时代下,研究专业改造和升级,对于新兴产业发展和“四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image.png

图:数字经济与技术覆盖的本科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它可以引进发达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和吸纳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专业与学科的数字化转型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专业融合理念的形成。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打破以往各专业独立发展或简单由一个学院牵头,联合相关学院的专业建设思路,而在学校与学校之间统筹优势资源、集中谋划,形成整体性、融合性的专业建设理念。二是助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数字经济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开设的学科专业,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心来构造专业学科体系,突破了单一学科界限,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跨学科研究不仅能使教师接触不同的研究方法与视角,增强学科认知与知识获得,还能通过引入科研项目成果和方法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三是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国外已经形成了用专业认证引导高校专业面向行业需求的专业设计理念。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对标国际学科的认证标准,用国际标准引导专业教学,不断改进和提高我国新兴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和质量。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拟研究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促进高等教育专业的转型与建设。

数字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数字技术作为产业变革的驱动力,具有四种基本特性:第一,联通性。数字技术能使产业内的主体超越空间和时间进行联通。第二,去中介化。数字技术可以替代传统中介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挥中介作用。第三,去中心化。数字技术背景下,依靠网络将各社会主体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原本处于中心地位的主体不再是中心。第四,跨界融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跨越技术和行业边界,正在与传统产业融合,也促使现有产业融合,行业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数字技术领域新职业不断涌现。不断新增的新职业,对高校数字相关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指出,预计到2035年,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16万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05万亿元。这说明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与此同时,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年未来就业报告》指出,新技术的引入和人机之间的劳动分工变化将导致85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但同时也将创造9700万个新工作岗位。这意味着未来的就业市场将发生巨大变革,人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以保持竞争力。此外,人瑞人才研究院的研究显示,在未来20年内,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就业规模预计将净增长12%,这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尽管高校积极规划并落实数字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但是其数字人才的培养体系仍不健全。2022年发布的《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数字相关专业的毕业人数约为500万人,增速并未显著提高。其中大部分从业者缺乏数字相关的数字技能储备。这意味着这些学生在面对新职业时会遇到困难,并且难以快速适应变化的工作环境。由于现有人才培养体系没有调整到位,数字人才供需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建设势在必行。

image.png

表:近年来新获批有关数字经济专业的部分机构与项目

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化专业开设现状

国家高度重视新兴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数字经济时代,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传统的学科专业与数字技术的交流融合,形成了新的更丰富的知识范畴,逐渐演变发展为新的学科专业。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2年版)中,共有6个一级学科的专业与数字经济密切相关(见下图),如经济学学科下设的数字经济专业、金融科技专业,数学学科下设的数据计算与应用专业,电子信息学科下设的人工智能专业均是数字技术深入融合学科专业建设的结果,大部分也是近几年新开设的专业。

已开设的一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也围绕数字经济与技术对传统专业进行专业及专业方向、课程等方面建设。尤其是工程专业建设以交叉融合为理念,积极利用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兴科技,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亮点,如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开设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开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北京理工大学北理鲍曼联合学院开设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等。

新形势下,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审批工作,尤其注重对数字经济相关专业的支持。近年来,新获批的数字经济类专业机构与项目有10余项(见表)。

中外合作办学助力专业数字化建设的路径方法

为了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部以“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理念构建专业群,通过专业升级,引导高校全面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传统专业围绕面向产业升级需求的学科融合新发展理念,不断融合数字技术,发挥专业间协同作用,形成整体优势,促进高等教育水平持续提升。本文从学科数字化、理念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四个方向总结梳理了中外合作办学助力专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方法。

第一,学科数字化。根据中外双方大学是否开设了新兴专业及双方合作的方式,可以将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进行数字化专业建设的模式分为三种。其一,合作型。即合作办学双方均有开设新兴专业,双方进行资源共享、价值共创,实现双方新兴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其二,改造型。国外大学已开设了新兴专业,国内大学尚没有,通过对国外大学新兴专业和课程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促进国内大学传统专业的转型升级。其三,创新型。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结合数字技术,由国内大学在申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时申请开设新兴专业。

新兴专业建设应从教育思想、发展理念、质量标准、技术方法、培养方式等方面吸收中西方高等教育的最新成果,以构建整体性的专业改造建设方案。它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一种标准或技术,更多的是需要融合新思想、新理念、新标准、新技术、新评价模式为一体的新学科专业发展范式。

一是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合作。国内高校应注重将数字思维和数字技能系统性地结合到学科发展中,重建现有学科的秩序和生态体系。通过深化国内外课程体系建设合作,促进专业之间的交流融合。首先,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我国高校通过融合国外计算机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形成以数字技术相关学科为基础、以大数据为核心、以多学科为支撑的课程体系。其次,拓展课程融合深度。虽然我国专业已经逐渐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但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仍然存在割裂现象,课程之间的交融性不足,如通识教育课程包含的思政、军体、外语、数学或自然科学与计算机等传统工科专业无法高效衔接,更缺少对专业教育课程的支撑,这方面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学习引进国外人工智能伦理课程。再如,专业拓展课程模块通常需结合本校优势和特色开设,国内高校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往往注重广度却缺乏深度,多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合作匮乏,而新兴学科专业与由相近学科或同一门类内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的学科专业不同,其课程体系建设要更加注重跨越多个学科门类的交叉融合。总体来说,不论是通识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需要围绕课程目标,整合作为支撑学科专业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使各门课程内容并非简单的拼凑,而是实质性的有机融合,成为名副其实的针对新兴学科专业而设的课程,而不是原有课程的叠加或翻版。

二是通过合作办学打造一支跨学科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根据新兴学科专业的特点,利用国外大学派出的或全球招聘的长短期外籍教师和海归教师,组建一支跨学科、跨国家的研究团队,开展跨学科研究和学术交流。通过教师常态化的科研及时将该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纳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保持课程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确保新兴学科专业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应用性。

第二,理念数字化。数字化的理念是指建立数据化、融合共享、开放创新的理念,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基础保障。首先,在认知层面,大数据不仅指教学资源的数据化,还应包含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管理数字化等,以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其次,在融合共享层面,在实现线下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打通各专业的壁垒,实现各专业、各领域、全过程的数据资源实时共享与流动,最大限度发挥学科专业之间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再次,在开放创新层面,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资源的同时,着力于探索资源融合吸收模式。例如,高校可以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专业的建设理念,融合国内的教育资源,以专业认证引导专业面向新兴行业需求进行转型升级,重视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突出学生数字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第三,教学数字化。数字化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教师、技术支持人员均能以新视角、新方法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课程开发方面。合作双方借助一流的硬件设施和“云课堂”平台,推行PBL项目式学习模式,注重课程讲授、分组研讨与实践实验相结合,建设创新设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机械设计与数字化智造三大特色课程模块和教学资源库,设置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信息智慧系统,重构国内外名师全英文课程新型课堂教学,实现实体课堂的智慧延伸。

由于国外原版教材与学科最新动态结合较紧密的优势,以往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往往是直接引进原版教材,但是在引进教材过程中也存在教材无法及时更新和教学理念难以契合等问题。因此,在教材引进的同时,引进方要注重数字化教材的自主编写。一方面,通过融合文字、音频、视频、图片以及动画等多种元素,结合其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实现知识的呈现,利用国内外开放的数字资源,完成教材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以数字化教材编写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科学开展课程设计,及时与国外数字资源互动,掌握前沿的知识理论,同步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第四,管理数字化。数字化的管理分为学校管理和学生管理两个层面。学校管理主要体现在合作办学院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内部管理三个方面,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学校的管理服务水平。

合作院校间,通过创立数字化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实现教育资源信息化。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借助数字化空间可以实现学校间的跨地域事务办理,如学生接续性培养方案或实践性课程学分均可经由平台进行直接对接,减少双方教师的重复性工作,还可通过平台监控学生实时学习状态,促进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也可运用数据统计的方式分析合作办学期间各项工作效果达成度,对各类涉外事务工作进行优化,推进合作项目内各项工作开展。

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学生流动机制,借助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管理推动合作办学向实践培养模式过渡;在学校内部建立数字化办公系统,如OA系统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学校内部的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效率。此外,数字技术的使用,使得学生的成绩、学习与成长评价全过程变得可视化、可追溯。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学校可以召开分析会,引导学生查找问题,帮助学生规划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教师教学管理方面,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使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每一模块的教学评价提供充足的依据,为教师后期改进教学质量指出了方向。

展望与建议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支持“四新”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学科转型、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排头兵”作用,承担了推进我国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为进一步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作用,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充分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围绕数字经济与技术进行机构与项目的专业建设,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将是未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一条重要主线,也是高等教育促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各合作院校间纷纷建立线上教学资源,不断增加双方教学资源的储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以及文化交融、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质性合作,促进“四新”建设。

第二,开展专业数字化改造。已有的中外合作办学传统专业也同样需要进行数字化改造、增加前沿课程。一方面,国家战略需求对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四新”建设需要把握新专业、专业的新要求、交叉融合再出新三个要点。另一方面,从市场实际需求和消费者日益个性化、分散化的需求出发,需要专业快速升级改造。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应当对接前沿先进技术,以数字化变革为逻辑起点,形成专业和课程改造方案。同时,要着重理清三个关系:一是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二是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需要的关系;三是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关系。

第三,创新审批管理制度。教育部在进行新机构与项目评审时,对有一定专业和师资基础的院校提供制度上的支持,以鼓励中外合作办学进行有关数字经济的学科建设。数字经济时代,行业发展需求快速变化,由于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密不可分,因此,专业数字化建设有着时间紧迫性的新要求。教育部在进行新机构与项目评审时,对有一定专业和师资基础的院校,可以突破“中方专业需完成一个培养周期”的要求,允许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边开办边建设,缩短项目审批周期,以促进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字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作者孟韬系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教授,曹江系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生)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4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